徐勉(公元465-535年),字修仁,南朝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)人。仕梁历任吏部尚书、中书令等职。徐勉幼年丧父,家境贫寒,自我勉励,恪守节操,人称有宰辅之气。
梁武帝天监二年(公元503年),徐勉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、尚书吏部郎,参与掌管吏部选官。后迁任侍中。当时,梁国的军队正进攻北魏,驿站传来的文书堆积如山。徐勉参与掌管军事文书,日夜操劳,长时间不能回家,以至于家里养的几条狗都不认识自己主人了,他每次回来,都要引起它们的狂吠。徐勉叹息说:“吾忧国忘家,乃至于此”。(《梁书•徐勉传》)
天监六年(公元507年),授官为给事中、五兵尚书,迁任吏部尚书。徐勉担任选官,办事公正,有条有理。他曾经跟门客夜间举行宴会,有个叫虞暠的门客请求做詹事五官。徐勉端正严肃地回答说:“今夕只可谈风月,不宜及公事。”所以当时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无私。
徐勉虽然身居要职,但不营产业,家无积蓄,还将俸禄分送出去以供养穷困的亲族。看到他家如此清贫,一些好心人便劝他经营产业,为子孙后代着想。徐勉回答说:“别人把财产留给子孙,我把清白留给他们;如果没有才,财产终将要为他人所有。”徐勉70岁去世,皇帝听说后流泪痛哭。
(参考《廉政家书》-中国方正出版社)